在云南玉溪这个美丽的小城,曾经出现过可以与景德镇青花相媲美的瓷器,它们器形优美,纹样古朴,釉色纯净。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它们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近年,人们重新发现了它们的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玉溪青花的世界,揭开元明时期瓷器
【揭秘云南玉溪青花:元明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杰出代表】
在云南玉溪市红塔区红塔山下瓦窑村旁的树林中,有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溪古窑遗址。这是一个依山势而建的瓷窑,像一条火龙趴在山坡上,故谓之“龙窑”。窑身长约30米,宽约1.75米,倾斜度为12度,气势不凡。如今,窑内经考古发掘整理,所有有价值的元明青花瓷片都已移至窑旁的展示区和玉溪市博物馆。
【惊喜发现:元青花瓷片】
1960年12月,云南省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葛季芳在玉溪调查征集文物时,偶然发现了几块元青花瓷片。他顺藤摸瓜,在瓦窑村发现了三座古窑遗址,即“平窑”“上窑”和“古窑”,当时窑内遍地都是青花瓷片和渣饼。这是在云南首次发现古代陶瓷窑址。葛季芳随后在《考古》杂志发表了题为《云南玉溪发现古瓷窑址》的文章。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界和陶瓷界的强烈关注并受到高度评价,专家们认为玉溪窑青花无论器体造型、绘画风格、青花发色都具有元末明初的风格,意味着历史上云南釉下彩绘瓷器烧制技艺已全面成熟,具备高超水平。因此玉溪窑被学术界认为是全国除景德镇之外烧制元明青花瓷器的重要窑厂,它与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一起,被著名学者冯先铭并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
【现存元明青花瓷珍品】
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玉溪窑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玉溪市博物馆收藏的“青花狮子滚绣球纹盖罐”都是现存的玉溪青花瓷的元代珍品。玉溪市博物馆馆长陈泰敏认为,这两件青花瓷造型完整,绘画精美,青花呈蓝色,是玉溪元青花的杰出代表。
【元明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神秘面纱】
在艺术风格方面,玉溪青花是大写意的绘画风格,是朴素、直率、奔放的艺术语言;在色彩方面,玉溪青花的瓷胎呈灰色,青花呈暗蓝色,釉色泛青;在绘画题材上丰富多样,玉溪青花有山水有人物有花鸟,有写实有抽象。
【云南玉溪青花:中原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玉溪青花是一种早期青花,是中原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陶瓷文化的传播改变地方风俗习惯的见证。比如,云南起初是没有碗的,是陶瓷的传入,使碗成了当地人的生活用品。
【云南玉溪青花:见证地方风俗习惯的见证】
在云南玉溪,元明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带来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元明时期,云南地区以瓷器为主要的生活用品,碗、盘、壶、瓶等器皿都广泛使用。这些器具不仅在日常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成为了表达艺术、礼俗及宗教信仰的重要物品。
【云南玉溪青花:重焕生机,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云南玉溪青花在政府及各界学者的努力下,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13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在2021年,玉溪市成立了玉溪窑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复烧成功了元明时期的玉溪窑青花瓷器,让云南这一瓷器瑰宝再次回到人们的生活,焕发新的光彩!